天天3·15金小妹科普丨疫情之下,骗子还在这样“营业”

2020-03-15 12:19:55来源:四川在线编辑:金婵娟

3.15来了,全国疫情防控还在紧张进行中,最近你通过“特殊供货渠道”买口罩了吗?收到“红包返利”的群邀请了吗?点开“捐款献爱心”的链接了吗?接到“航班服务人员”的退改签电话了吗?看到“班主任”让交学杂费的消息了吗?

注意了!疫情期间这些你可能遇到的事,分分钟都是坑哟!防骗和防疫同样重要!!!金小妹今天和大家摆一下,最近新出现的网络诈骗手段不小心踩坑怎么办?该如何预防?要怎么维权?

/items/202003/200315123126755000144528.mp4
scolplayer视频播放器

盘点:网络诈骗“新招数”

近段时间,网络诈骗的新招数,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

01 虚假销售或低价出售防疫物资。不法分子利用疫情期间,口罩、酒精、消毒液等防护用品紧缺之际,通过微博、微信、QQ、直播平台等发布虚假信息,打着低价的幌子诱骗受害人转款,收到货款后拉黑受害人,实施诈骗。

02 网课诈骗。受疫情影响,学生们在家中通过网络课堂的形式开展学习。骗子们窥见“商机”,以红包返利等手段实施诈骗。还有骗子伺机混入学校的网课群、家长群,冒充班主任,向家长收取学费、培训费等。

03 非法集资型诈骗。不法分子通过虚假网站和微信等软件,冒充慈善医院、爱心人士等发送“献爱心”的虚假募捐信息,或以孩子、亲属突发高烧、已隔离等理由发起众筹“医药费”等,骗取受害人钱财。

 

支招:如何避免陷入骗局

针对以上三种网络诈骗的新招数,金小妹给广大消费者们支招,做好这些防范,避免陷入骗局!一定要当心啊!

1务必提高防范意识!在购买口罩、体温枪、酒精等防疫物资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,切勿轻信微信等网上不明售卖信息,谨防上当受骗。

2学校一般不会再群内发送二维码,让家长转账支付学费。家长在收到扫码消息时,切勿急于汇款,一定要直接与班主任核实真伪。

3无论核实,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;投资贷款一定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;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,包括身份证号、银行账号、密码等。

疫情防控期间,口罩是咱们的刚需。金小妹以口罩为例,给大家捋一捋怎么能避坑不入。

消费者购买医用口罩,怎样避免不入坑?

首先,不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购买口罩,一定要找正规渠道。网上购买要在正规网购平台进行,线下购买要找正规药店,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代购、朋友圈、微信群代买代售。

其次,消费者购买医用口罩时,想知道企业生产信息、批准文号等,可以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。点击“医疗器械”→“国产器械”,输入要查询的企业名称,就可以查询口罩详细信息。

☞ 如果已经遇到诈骗怎么办?

保存好聊天记录和购买记录,银行号码和对方转款,并立即报警。

☞ 如果购买到高价商品,或是假冒伪劣商品,又应该怎么办?

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,一经查实,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严肃处理,对情节恶劣的典型案件,将公开曝光;构成犯罪的,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。

科普成果检验,ding进入答题环节

看完视频里的金小妹科普,再遇到网购消费陷阱,知道怎么办了吗?

1.小王买了一批自用口罩,不知道真假,怎么办?

消费者购买医用口罩时,想知道企业生产信息、批准文号等,可以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。点击“医疗器械”→“国产器械”,输入要查询的企业名称,就可以查询口罩详细信息。

2.小金在某药店买了一批口罩,比原价贵了10倍并且还是劣质产品,小金应该怎么办?

立刻拨打12315投诉电话。售卖高价商品,不法商家以非法经营罪定罪,最高可判处十五年。售卖假冒,劣质产品,构成生产、销售伪劣产品罪,最高可判无期徒刑。

3.何先生通过微信购买了一批防疫用品,付款后商家一直没有发货并且把他拉黑了,怎么办?

何先生应该保存好聊天记录,购买记录和支付凭证,立刻报警。商家属于虚假销售,以诈骗罪定罪,最高可被判处无期徒刑。

4.张先生在1月26日预定了阆中古城民宿,因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,响应居家隔离,因此无法离开居住地。未能出行与商家协商退款无果应该怎么办?

张先生应该向南充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投诉,说明缘由。消费者受政策影响,无法按照约定履行合同,属于不可抗力的范畴,故消费者预付的民宿定金可以免于合同履行,同时民宿经营者在这期间也不能正常开业,所以也无法按约为消费者提供住宿场所,故双方均可适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》中的免责条款,“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,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,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,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。

5.四川成都市的刘同学在用爸妈手机上网课时,误入了QQ粉丝群,进群之后,群里有人诱导她玩返利游戏:刷一百就返一千,短短几分钟就被骗走了2万元。这个时候,应该怎么办呢?

父母应该立即拨打110报警求助,事后及时向孩子进行金钱教育,教会孩子正确使用网络。

6.小刘接到一通电话,对方声称自己是防治新冠肺炎药物研究所的,他们已经研制出新的“防疫特效药”,吃了之后能增强抵抗力,不会感染新冠肺炎。小刘信以为真,前往对方提供的钓鱼链接购买,谁知对方获取了他的银行信息后直接盗走卡上3万元。小刘该怎么办呢?

报警!2月10日,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公安部、司法部印发《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》,提出要依法严惩诈骗、聚众哄抢犯罪。在疫情防控期间,假借研制、生产或者销售用于疫情防控的物品的名义骗取公私财物,或者捏造事实骗取公众捐赠款物,数额较大的,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,以诈骗罪定罪处罚。

疫情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务必提高防范意识,在网购口罩、体温枪、酒精等防疫物资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。切勿轻信微信等网络上不明售卖信息,谨防上当受骗,无论何时,提高防范意识,天天都是“315”!

    编辑推荐